top of page

中醫研究的思路與方法----兼加時討論題目


中醫研究的思路與方法----加時討論題目

這篇除了多說幾條不同類型題目外,還有更詳細的研究方法介紹在後半部份,學術含量較高。敬請垂注。

一)其他題目評述及建議

1)自閉症針刺治療的回顧與展望

屬於臨床觀察類型體目,因體目類型,可以施行較為本色化的中醫診斷及治療。然而相關項目是否可以於畢業論文期間完成,是相當大的疑問。學術含量主要在於試驗設計、病歷記錄、療效評價方面,結果只是附帶意義。有興趣日後參與相關研究的同學可以考慮。

2)《內經》、《傷寒雜病論》疾病意識研究

這是醫學哲學的題目,然而相關方法學缺乏將會使同學的研究非常困難。此條題目,實際屬於思想史研究,需認真對範圍及所選材料作出定位。假如範圍在於《內經》和《傷寒雜病論》的比較研究,那範圍亦已經在三部書,著作範圍仍然相當大;而若果是以「時代」為基點,則需把相關時代的書讀一遍,範圍就更大。 比較研究對於本科同學的時間和文獻技巧來說始終有相當困難。(沒有文獻學的老師和課程啊…………也沒有接受過醫學史和思想史的教育………那部《中國醫學史》不是醫學史啊………… 一切都要從頭開始)

此題目雖然具有相當學術含量,我個人也頗為欣賞。然而方法學未有提出(思想史研究有他的方法學),亦未有落實研究目標的「切入點」(國內話又可以叫「抓手點」 i.e.用甚麼內容去落實「疾病意識」??) 尤其這也不是醫學哲學、思想史研究中已有的研究範圍,屬自創詞語(設計題目應盡量減少「自創述語」)。以我理解其內容應該較接近一般的所謂「疾病觀」(concept of disease) ,但「疾病觀」其實包含多方面,本科同學能處理好一個方面就已相當好了。 同學入手時,需要認真重新自學史學、醫學史、思想史的內容及研究方法,並且設計出「切入點」,然後才能開始實行研究。

3)中醫病因學理論抽象化評說(暂定)

跟上題同樣屬於思想史相關研究,然而亦同樣缺乏相關方法學的技術定位。題目同樣比較空泛,缺乏「切入點」。尤其簡介的中介紹也體展現了這一情況。

表面上似乎是用「吳又可」與「其他體系」作比較研究。然而如果把吳又可之理論劃成「具象」而把其他劃成「抽象」則會有些偏頗。一則吳又可的「厲氣」「疫厲」,這是否「具象」非常有爭議;而且若此為具象,那道家的「三屍九蟲」、彿家的「一碗水八萬四千蟲」是否更為「具象」?

同時間,如果方法為「比較研究」則需要對「兩個體系」均有對等內容,然後繼續比較。如果比較為「吳又可 vs 其他」則會缺失聚焦; 如果只談「吳又可」,從簡介中恐怕可以看出會有內容不足,與及無法闡述的擔憂。

若果作為大論文(十餘萬字以上)題目,作開創性嘗試,再行探索未嘗不可。然而畢業論文則會出現上述實務困難。所以題目雖然有提出一些問題,但因為對相關內容和方法學把握不夠仔細,選題同學的研究難以闡開,與及作出學術建構和輸出。

二)小結兼開始:

我希望分兩個方面來講,主要是有關基本的循證研究與及中醫研究兩方面。

從現有認知,已很少人認為西醫式「病---治療」研究等同於「中醫研究」。甚至在一些溝通過後,也有西醫會認為「那些EBM根本不是中醫」,不要被人誤導該等屬中醫研究。但是我們可以借用這方法,做一些探索。 其實現有的基本歸納還是相當不足,所以我可以理解為何會有這種「為做meta而做meta」,因為有確實需要。 但我們若果是要真正促進中醫發展,就得看到更遠。第一個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評價現有研究的研究團隊有否中醫人員、治療方法是否中醫方法,這個scoring我們可以去評。光meta就任何EBM researcher都可以做,又何需我們?加添這些才能突出中醫專業人員的價值。 第二個就是分析治療方案背後的情況,例如黃龍祥先生的文章,學術含量高,而且有價值。現代研究需要強調與其他人溝通,但不扭曲中醫,不丟棄中醫自身的方法學。

而中醫研究,雖說有書有腦有電腦就可以,但其實比我們想象中來得困難,現有的中醫基礎教育也沒教。而某院校有老師批評甚麼所謂中醫研究很水,沒有方法學、要做BMS才能訓練研究思路。實在大謬。然而,我看完某學院的hon pro題目,我有一些明白其想法,因為他們自己不懂之餘,也沒有見過有學術含量、有方法學、有研究思路的中醫研究項目。最後我簡單說明一下設計的基本流程

題目設計:

1)找出問題

問對問題是研究的第一步。一個來源是「臨床問題」,解決臨床問題;第二就是常有的學術爭拗,從中找到問題,再解決問題; 第三個則是一個對現有不足或研究空間作出思考,想出可以問問題的地方。有一個有價值的問題,是建構課題價值的開始。但這只是第一步,不必要太細緻,brain storm為主,以寬度為主,以啟發自己為主。

2}擬定研究方法

問出了問題,擬定研究方法,就是找出實際研究進路來「回答」、「解決」提出的問題,這是設計研究時的核心。

這是我們做中醫研究時往往都忽略這一點,對於文獻學技術掌握太少;對於真正「文史哲」的研究方法認知太少。變相往往只是從文獻中抽取自己需要的內容作組合和解釋,科學性不夠。這是沒人講,抑是是在中醫藥學院裡面「不準講」,我無法評價。然而從現有課程及教授人員來說, 文獻學是空白;醫學史是扭曲;醫學哲學是馬克思哲學,結果如何?? 所以這裡我們得洗清昔日在學院所學的錯誤之物,方能進入。

惡補過了,增加了其他方法學的認知,就可以開始考慮題目的「切入點」。因為中醫醫理、思想史不是BMS題目,不是「說拆就拆」,不是那麼容易就能找到要研究的「部份」。所以我們要想,我要需要研究「甚麼時代」中的「甚麼人」的「甚麼東西」,可以準確地支撐我們想回答的問題?

這裡要非常踏實地開始,不是呃like。 沒有切入點,再好的想法,再有意義的問題都沒法落實成為研究和論文。

3)擬定研究範圍、研究材料

回答好上一條問題,就要真正開始動手去問下一個問:「我用甚麼材料,可以找到我所需要的「東西」?

創新其實主要無非這兩條,一是方法學創新,二是材料創新。把別人想不到的材料納入好,論證得到,這就是出采。而從設計基礎而言,題目有切入點後,亦需要對材料作出篩選和排序,不能甚麼都納入,但也不能只按「業界現在認知」去納入,否則就難言有所建樹。而材料的排除屬基本研究方法學,不花時間再說。

4)基礎處理、整合、提取研究資料

處理好方法學和材料,已經成功八成。餘下屬苦工及研究技術問題,錄入、排序、提取資料。是累活,是枯燥,這就考驗耐心,日積月累,多看一些,自然都會做。要是有巧思,能用上別人想不到的方法來整理,合理推論,就更妙。

5)總出總結、升華;與及論證

這是最難的部份,但一般畢業論文並不要求。只是有否優秀的總結及昇華,往往其實源於方法學和材料的選擇,所以我們不能只是想著結果而不重視基本方法學。前面平庸,大抵後面也不會有甚麼。

小結:我們最要緊的是要有邏輯,把文章從設計到結果都能連上,研究不要「為做而做」,那就能出來合理的文章。然後再一步一步走上去。 忘記那些胡來的教學,忘記那些用「全面」來作逼害中醫的謊話。一步一步從基本功開始,從根救起。

歡迎同寅批判,日後再撰文或作小分享再述。


bottom of page